战国四公子中,名望最盛者首推信陵君魏无忌,他曾两度破秦,威震天下,礼贤下士,连刘邦都是他的铁粉。
地位最高者首推平原君赵胜,赵胜是赵国王族出身,曾力挽狂澜救邯郸,还发掘了毛遂这样的奇才。
底蕴最深者首推孟尝君田文,他继承了父亲的封地与相位,一度权倾齐国,连齐王都要让他三分。
那春申君黄歇牛在哪?
这位的本事那绝对是四公子里的最强王者!其余三位是否如鲁斋先生说的,乃尸位素餐者,咱不讨论!重点是讲春申君黄歇。
在战国后期,秦国独霸天下。山东六国里面,除了赵国能勉强和秦国抗衡一下以外,其他的那都不够看。当然也包括楚国。
楚国在这样的局势下,屡遭压制。郢都陷落、屈原投江、华阳之战后三晋溃败,秦国联合三晋伐楚,楚国危如累卵。
展开剩余76%黄歇临危受命出使秦国,以鹬蚌相争之喻说服秦昭襄王放弃攻楚,反促成秦楚联盟,为楚国赢得十余年喘息之机。
更传奇的是,他陪楚太子熊完在秦为质十年,楚顷襄王病危时,黄歇设计让太子乔装逃离,自己假扮太子拖延追兵,最终助熊完继位(楚考烈王)。
黄歇运气也挺不错的,秦昭襄王一番考量后,竟然没有杀他,而是将其送回楚国,以此来拉拢两国关系。毕竟对于当时的秦国而言,主要对手还是以赵国为首的三晋。
黄歇凭借救主大功,在回到楚国之后收获了回报。他被楚考烈王封为春申君,《史记》记载:
赐淮北地十二县。还当上了令尹(丞相),总揽朝政。
当然黄歇确实干得不错,楚国在他的治理下,欣欣向荣,大有中兴之势。他开发吴地,使之成为楚国经济中心,为后世项氏抗秦奠定基础。
军事上率楚军参与邯郸之战救赵,又灭鲁国,合纵五国攻秦,军政双全。其门客规模达三千余人,连平原君使者见其珠履满堂亦自惭形秽,足见权势之盛。
为什么说他是战国四公子中最牛的?相比于其他三位,他的起点是最低的,起初甚至都没什么存在感的一位小人物,但后续的成就却是最高的。
当然,论个人结局,他黄歇也是最惨的。战国四公子中,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以及孟尝君田文三人,皆是善终。
唯有春申君黄歇,乃是被人所杀,两个全尸都没留下。更值得一提的是,这谋害黄歇的人,乃是其家中的一位门客。
这位门客名叫李园,是赵国人,听说春申君门客待遇好,于是跑来投奔。原本李园自身条件一般,平平无奇,在黄歇的众多门客里面毫不起眼。
但他却有个漂亮的妹妹,被黄歇给看中,成为贵妇人。于是李园也摇身一变,从普通的门客,成为了黄歇的大舅子。
李园的妹妹怀孕后,他建议春申君把怀孕的妹妹进献给楚王,以后产下一子扶持他成为继承人。实际上是春申君的儿子当了楚王。
春申君面对李园的阴谋和步步引诱,竟然同意了,然后找个机会把李园的妹妹献给了楚考烈王。
九个月后,李园的妹妹生了个儿子,被楚考烈王立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楚幽王熊悍。这事被记载在《史记》中。
《史记》: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
然而李园兄妹得势后,却谋划着刺杀春申君,以期掌控楚国。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去世,李园抢先一步进入王宫,并在宫门处埋伏下刺客。
春申君进入宫门时,刺客一拥而上杀死了春申君,割下他的头颅,扔到了宫门外边,然后李园派人灭了春申君三族。
那么问题来了,春申君为何如此容易被李园所杀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黄歇太轻视李园的野心了。
他认为“李园弱人,不足忧”。压根就没有防备过李园。另外,战国末期外戚专权加剧,李园借王后之势崛起,黄歇的旧贵族式权威难敌新权术,也许躲的过那次刺杀,命运终究无法改变。
从舌战强秦到身首异处,黄歇的一生是楚国由衰转盛再骤崩的缩影。他的才智挽救了国家,却未能拯救自己。
在权力与欲望的漩涡中,即便全才如春申君,亦难逃傲慢即毁灭的历史铁律。
发布于:安徽省a股如何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