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沙区珠江站进站道路电力管廊工程顺利通过联合验收。工程的建成投入运行,不仅为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提供关键电力支撑,更显著提升了万顷沙南部片区电力供应能力和电网可靠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更通过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切实改善了民生用电品质,有力推动了城市功能完善和区域协调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珠江站进站道路电力管廊工程位于万顷沙镇十四涌半路,全长1.52公里,采用矩形顶管法施工,新建6回110kV+4回220kV综合管廊,断面尺寸达3.3m×4.4m。项目自2024年4月正式动工,2025年2月管廊建设完工,3月底即实现电缆敷设并通电运行。项目仅用了10个月即实现了从征地、管线迁改、沉井施工、顶管施工、配套用房、电缆敷设至通电运行的整个过程,创造了类似管廊建设项目新速度。
工程包含1485.461米顶管段、4个矩形工作井和1段明挖区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电力输送通道。供电线路从珠江站变电站出发,向南沿机耕路至十四涌半路后,向西延伸至万环西路南部电力管廊标段,进一步完善了万顷沙南部片区电力网络布局,同时为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施工管理过程中,南沙建设中心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督促工程项目制定详细的安全质量施工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合安全质量规范。
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勇于创新、攻坚克难,针对立式顶管下坡顶进的技术难题,在广州地区首次成功实现500米以上立式矩形顶管的下坡顶进贯通,为地下隧道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项目团队还创新性地采用了管节外壁涂蜡工艺,有效解决了长距离顶进摩阻力大、后背墙推力大、顶进速度慢以及沿海地区地下水腐蚀性强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标志着南沙区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取得又一项突破。这些创新举措不仅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更为粤港澳大湾区同类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和技术示范,具有重要的行业引领价值。
撰文:余妍玲
a股如何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